2007 年 03 月 05 日

孫子兵法

活在當下的孫子兵法主題曲

mikelin13 的討論板

A、《孫子兵法的各式文章、bbs , 希望能發表您的看法!

B、《孙武》贴吧

C、打開以下網頁 可欣賞 孫子兵法13篇》原文及翻譯使您研讀《孫子兵法》不用買書!

簡體

中英體

繁體

孫子的故事

【孫武兵法】整本一共是十三篇,這十三篇依序是:「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從戰略到戰術,形成了一套極有系統的軍事思想。

第一篇「始計」

是全文之首篇。全篇主旨在說明:戰爭前的各項準備、算計工作,尤其強調戰爭之勝負,取決於戰前的籌畫。籌畫精密,則取勝之公算大;籌畫草率,則取勝公算小;如果毫無計畫,冒冒失失的興兵作戰,則必然難逃失敗的命運。至於籌畫的方式,就是以「五事」、「七計」為比較分析的標準,「五事」是:道、天、地、將、法;「七計」是: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也就是說,在君道施政、將帥才能、天時地利的合適、法令制度的完善、兵器裝備的強弱、士卒的訓練、賞罰的是否公平等各方面,做全盤性的比較。假如我方居於劣勢,即應在缺點方面力求改進,如果敵人居於弱勢,則針對其弱點下工夫,所以勝負可以在戰爭前預見,絕不可以冒然發動,沒有勝利把握的戰爭。

第二篇「作戰」

,主要在指戰爭經濟後勤面,說明戰爭對國家和人民所產生的沉重負荷,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嚴重損耗。如果動用一千乘戰車,一千乘糧車,配置十萬大軍,到千里外用兵作戰,每天所消耗的戰爭費用,將是非常驚人的支出。更重要的是,軍旅的後勤補給、國家的經濟負擔,將形成很大的問題!古代交通不便,運送糧食支援前方,全依賴人力及獸力的載運,長途跋涉,糧食都被運送的人消耗光了,往往運送二十石的糧食出發,只有一石能達到目的地。因此,任何一個國家,都經不起長時間的戰爭耗損。所以作戰時,所謂「兵貴速,不貴久」愈快取得勝利,就愈能減少自身的損失而獲取戰果。同時,孫武也提出「因糧於敵」「勝敵益強」的方法,一則以減輕國內負擔;一則以戰養戰,在春秋時,是一個極創新的觀念!

第三篇「謀攻」

,主要是講,非武力的軍事鬥爭;說明沒有戰場的戰鬥行為。強調以最低的代價,贏得最大的戰果。戰場上兵戎相見,殺伐激烈,對任何的一方,均有嚴重的損失,直接會影響到國家的國力,因此,最理想的方式,是不經戰鬥而取得勝利,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運用謀略的方法和外交的手段,而達到使敵人屈服的目的,這就是沒有戰場的戰鬥。孫武認為,打了一百次戰,勝一百次,並不高明;無需戰鬥,而能使敵人屈服,盡收戰果才是最為高明。因為就得勝的結果而言是相同的,前者須經慘烈的搏殺,本身有重大的損失,而後者既可保持戰果,又無損於自身實力。所以孫武強調的是:「兵不頓而利可全」的「全爭」思想,以「全」爭天下,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第四篇「軍形」

,主要在說明:軍事勝利上,謀形造形之佈局,以及「攻」、「守」勢作戰等原則,兩軍對壘,雙方都在,儘量找出對方弱點,同時也儘量隱藏自身弱點,但是自己的弱點,並非隱藏就能改變,必須不斷地改進校正,才能扭轉形勢,取得優勢。而改進之道就是在政治、軍事、經濟、人的主觀能動性各戰力方面,取得充分之準備,以奠定絕對優勢的基礎。故勝利形勢的造成,絕非一蹴可及,必須從局部的、片斷的轉變當中,逐漸形成全面的、整體的改變,一旦有了全面的優勢,則敵人勢必處處受我所制,對我無可奈何。所以在戰爭的準備和戰略的態勢上,應力求其萬全,先立於無懈可擊之地位。使敵人找不到我的弱點,而我卻可以制敵機先,這就是孫武的「先勝」思想。同時孫武還特別提出,「度」、「量」、「數」、「稱」、「勝」等五個客觀思維要領和程序,藉以說明先勝佈署。另外更指出,創造必勝條件的重要,其結論是:「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第五篇「兵勢」

,主要在說明:「勢」的運用。「勢」是力量的表現,如水勢、火勢,軍旅由靜止的狀態,進而迅速運動,其所形成的威力,這就是「兵勢」。這一篇與前篇的「軍形」有連帶關係,「形」是預備動作;「勢」是攻擊行動,就如猛鷹之擊,惡虎之搏,先要歛其翼,後踞其身,這就是「形」!一旦完成了準備動作,測定強弱虛實,一躍而出,立撲中的,這就是「勢」的運用。用兵作戰,在戰前,固然要佈署各種先勝的形勢,但是如何在戰場上,使軍旅的威力,發揮到極致,也是克敵制勝,不可少的要件。所以在戰場上的指揮官,應該盡其智慧,做各種「奇」、「正」之佈置安排,以變化莫測之手段,達到取勝敵人的目的。

第六篇「虛實」

,主要在說明:作戰貴在立於主動地位,避實擊虛,取敵人之弱點,同時自己的虛實則深藏不露,使敵人無從窺探。無論再強大的軍旅,都會有強而有力的部份和較為虛弱的部份,這就是「虛實」。用兵作戰,一定要針對敵人的虛實所在下手,切切不可,硬碰硬的蠻幹。擅長觀「虛實」的將帥,一定乘敵人之弱勢,利用各種手段,牽制、吸引、分化、轉移敵人的主力,用「我之長」「敵之短」,使敵人隨我之意志而動,使我居於主動的地位,這就是「致人而不致於人」,我能支配敵人,而敵人不能奈我何。最後說明,用兵應如水之入流,避實擊虛,因敵致勝!

第七篇「軍爭」

,主要在說明「會戰」要領。兩軍對峙,雙方均盡其一切可能,在戰爭到來之前,做好種種佈署準備工作,以期獲得絕對性的優勢。當雙方對壘的態勢升高到無法避免衝突時,勢必非用會戰的手段,解決不可。因此會戰往往是雙方傾全力相搏殺的場面,一場會戰的得勝或失敗,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安危存亡,所以歷來兵家,無不重視會戰。孫武認為,會戰最困難的就是,如何化迂?曲折的遠途,而為直接近路;如何化種種不利的情況,為有利的情況。因為迂?曲折的作戰路線,往往是敵人期待性最少,抵抗力最弱的路線。循這種「間接路線」的方式進擊,可收「出奇制勝」之效。孫武以「詐立」、「利動」、「分合為變」三個用兵原則,指出掌握大軍使其行動一致的要領,同時以「治氣」、「治心」、「治力」、「治變」提出「以智取勝」的途徑。

第八篇「九變」

,主要在說明:將帥指揮軍旅應注意之事項。將帥為軍旅之靈魂,負擔著作戰成敗之重任,因此不能以己之好惡,任性行事,最要緊的是考慮各種狀況,做成適當的判斷。因而必須用冷靜理智的思考方式,以避免錯誤的決定。同時,對於利害之分辨,務必仔細思量,彈性應變;孫武指出,為將帥者五種危險的性格和作風,以及其不利的後果。將帥應站在客觀冷靜的立場上,於害中,掌握有利因素;於利中,檢討有害之處,同時就利害之兩面比較,切不可衝動、草率的決定,此篇談的是為將之道。

第九篇「行軍」

,主要在說明:軍旅在「山地」、「河川」、「沼澤」、「平陸」等四種地形的用兵原則,以及利用辯證思維,觀察敵人三十三種虛實的方法。古代的交通工具不發達,地形的崎嶇變化,對於部隊的行進與運動,自然形成極大的阻礙。因此在作戰時,必須因地制宜,就各種地形之特性,充分利用,才能發揮戰力。而且,在大部隊運動時,必定有一些無法隱藏的跡象,仔細觀察這些跡象,便可以窺知敵人的虛實,一個經驗豐富的將帥,對於敵情的研判,往往可就敵人所表現出來的跡象、徵兆,看出其優點和弱點所在,這一篇主要談的就是「處軍相敵」的方法。

第十篇「地形」

,主要在說明:「通」、「挂」、「支」、「隘」、「險」、「遠」等六種特殊地形的利用,以 及將帥因為措置失當,以致於犯了「走」、「弛」、「陷」、「崩」、「亂」、「北」六種錯誤 的情形。在作戰用兵之 時,時常會遇到特殊的地形,有時是為勢所迫,不得不設法通過;有時是 刻意利用,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 通過。但是不論是那一種原因,研究地形之險阻,計算道路之遠近,都是將帥必須做到的事。因為地形利 用,是作戰取勝的必要條件。不僅古代如此,近代 的科學化戰爭,也一樣要考慮地形的因素。至於將帥指揮 軍旅的各項措置,更是對勝負有決定性的影響。孫武對於將帥可能犯的六項錯誤,認為都是屬於人為方面的 過失,也都是由於平素訓練不夠,號令不嚴所造成。因此軍旅的精良與否,端賴平素的教導訓練,如果將帥 威嚴盡失,士卒驕橫不馴,必然難逃失敗的命運。

第十一篇「九地」

,主要是說明:九種戰略地形;「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以及交戰於國境之內的「主軍」和交戰於國境之外的「客軍」之用兵原則。「九地」篇是孫武兵法十三篇中,最長的一篇,約一千餘字,佔全文的六之一強,也可以說是對戰場地形利用,做一總結。除了對作戰目標的選擇,及決戰地區地理形勢的運用之外,加以分析,孫武還就機動原則、奇襲原則、士兵戰場心理等,也同樣做了詳盡的分析。

第十二篇「火攻」

,主要是說明:以火佐攻的方法,古代作戰器械以及日常生活中,以木、竹、藤、革等材料為主,易於引火燃燒,因此如能利用火攻,可以一?毀滅敵人。自古以來,火攻就是一項有力的武器,即使在近代戰爭,也強調「火力」運用,雖然這個「火力」並非古代燃燒之火,但是在觀念上似乎還保留著「火」的聲勢和威力。孫武在這一篇裡,對用火攻敵有詳細說明和分類。同時在本篇的最後,再一次地重申警告,發動戰爭的利與害,強調慎戰的重要性!

第十三篇「用間」

。主要在說明:如何充分運用情報蒐集,達到「知敵」、「察敵」的目的。用兵作戰,貴在「知彼知己」,不知己,固然無法達到度德量力,不知彼,更是如盲人摸象,舉全國之兵興戰,爭勝負於疆場,這是國家、人民安危之所繫,所以,凡是敵人的一舉一動,都要詳加偵察,預作防範。為了捨不得花費金銀、官位獲取 情報,白白犧牲士卒,冒險吃敗仗,這一點是非常不智不仁的作為。孫武列出「五間」之法,以提示情報蒐 集之途徑,而且特別強調:「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孫武是把情報工作納入軍事學中的第一人,也 是將情報工作提升至戰略層次的第一人!

2006 年 05 月 22 日

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与電影

問者:我不曉得要問什麼問題,能不能舉一下實際的例子說明 ?

答者:好!你這個問題非常好!的確,在剛開始接觸孫武兵法思想的時侯,都覺得它好像很遙遠,超乎現實,跟我們現今的生活似乎沒有什麼關係,也不知從何下手運用。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可以理解的。

剛好利用這個機會,我們實際的來舉例說明。

我們先引用一部電影,片名叫做「教父第一集」的內容,來作例子。

問者 : 好、好、好!這樣子的話,我就可以更深刻地瞭解孫武兵法,我感到滿有興趣的,請說。

答者:話說「教父」影集當中,有一段描述:「強尼強尼是一位很有名的歌手,由於他第一次擔當主角,主演一部戲。但是由於種種關係,和片中的女主角,發生了曖昧之情,以致于女主角懷孕,無法拍戲,而延遲了拍片的進度。所以,導演非常生氣,開除了強尼。於是強尼前往「教父」那裏哭訴他的遭遇,請求「教父」給予幫忙。

「教父」在面對強尼又哭又沮喪的心情,很「不以為然」地安慰他:『要像個男子漢,要有信心,不要擔心。』之後,「教父」就派人前往導演的家裏溝通,遊說強尼拍片的事情,希望導演能夠再給強尼一次機會。

在瞭解來意之後,導演非常生氣,完全不理會「教父」派來者的說詞,只是一方面敷衍地招待他;另一方面忙著介紹家裏裝潢的華麗,以及他個人的收藏品等等…。其中更是誇耀地介紹,他所收藏的一匹「價值不菲」的百萬「名駒」,且說明這是他的「最愛」,一點也不提起強尼的事情。

來者只是靜靜地欣賞,聆聽導演的介紹說明。最後,在用餐的時侯,來者提問有關強尼拍片的事情,徵詢導演的回答。導演依然拒絕了強尼的拍片。於是,來者得知以後,等不及用完餐,便要立刻趕回。導演慰留來者,希望能共同用完餐之後再行離去。來者卻說:『老闆交代,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讓他得知結果!』於是就離開了。

隔天,畫面就鎖住在導演房間上面的枕頭,慢慢地往後移,導演頭部背對著畫面,耳朵以下蓋著被單。起先,欣賞電影的觀眾,都以為導演已經死於非命!可是導演卻開始移動,把被單掀了下來,露出了頭部,睡醒了起來。可是慢慢地發現到「異味」,接著伸出雙手,發現滿手血跡,臉部、胸口、褲子也都沾滿了血跡,驚恐非常,於是掀了被單,發現滿床到處都是血,最後,將被單整個翻開之時,駭然發現,他最心愛的名駒,頭已被割了下來,馬的雙眼依然凝視著他,就平躺在他的腳下血流成河地沾滿了床單。這時導演驚慌失措的喊叫聲,圍繞在整個住宅當中,久久不去。畫面從此漸漸拉遠,然後消失… 」強尼隔天就被告知,他又當上了「男主角」……

問者 : 哇!好精彩呀~~~!難怪這部電影得了1972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可是,這個跟孫武兵法有什麼關係呢?

答者:當然有關係!這個就是孫武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運用!怎麼說呢?片中的教父,利用「奪其所愛」的力度,而使導演屈服于「繼續採用強尼為片中男主角」的要求,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而其所產生的震撼效果,遠大于除掉導演本身個人的生命。

問者:太棒了!我知道!教父保留了導演的生命,才能夠使他繼續為其所用。這是不是孫武兵法,整體思維中,「全」的概念的充分發揮呢?

答者:是的,完全正確!你終於有「一點點」瞭解到孫武兵法的運用了,恭喜你已經踏出了這成功的第一步。

標籤:
2006 年 05 月 18 日

孫 子 兵 法 的 應 用

1. 廟算: 多算勝,少算不勝 !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 !

這個要領,就是說,在戰爭之前的各項算計工作,已經決定了戰爭的成敗 ! 所以戰爭勝負,其實在戰爭之前就決定了。

不管做事情或計劃,在行動之前一定要計算得很周全。先計算敵我之間的差異,再計算各種的因數。這樣,算得越多,勝算就越多 ! 多算就勝,少算就不勝 !

所以會打勝仗的勝兵,在戰爭之前就已經先勝了,然後才來求戰。

這是第一個中心原則,也是孫武開宗明義的宣示 ! 凡事一定要事前謀畫,要算得很精密、很周全。

這就是第一點所謂算。多算勝,少算不勝。

2. 不戰而屈人之兵: 強調先用智,再用力!

重視智慧,而不重視力 ! 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講,能不能在還沒有打仗之前,就能把敵人屈服。

就是說,能不能在事先,化戰事於無形。先用謀略或智慧,把戰爭消滅於無形、不要起衝突,可以全勝於敵人 ! 也就是,不花費一兵一卒,就能夠戰勝敵人,獲得敵人全部的利益 ! 能夠佔有敵人全部的利益,而自己不損失。

這就是。「不戰而屈之兵」的精髓 !

因為中國傳統的兵法,跟軍事思想,都是強調用智慧的。而不用力氣硬碰硬的 ! 因此,「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一種損失最少,獲利最多的觀念 ! 也是孫武兵法中,一個最高的戰略智慧 !

因為你打了一百次戰爭,贏了一百次,多少都會損失到自己的實力。但是,如果「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一點兵力,都沒有損失到 ! 這是非常具有高度,及值得學習的謀略與觀念 !

3. 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

先把自身守好,再求勝利。這個重點是講什麼呢 ? 這個重點主要是講 : 先把自身防衛好,先把自己準備好,先把自己充實好。

引申在個人方面就是:先充實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能夠把自己自身先弄好,然後再要求打勝敵人,等待敵人的漏洞出現,再來勝敵 ! 可是,萬一敵人沒有漏洞,怎麼辦呢 ?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以孫武兵法,後面的幾個側面來說,它可以等待敵人的漏洞,或是,製造敵人的漏洞等各方面,來戰勝敵人 !

這個前提則是,一定要先為「不可勝」! 「不可勝」就是,把自己整個自身保護好,先讓對方沒有辦法戰勝自己 !

因此,把自己先防衛好,然後再等待敵人出現漏洞,來打贏對方 !

所以,在兼善天下之前,一定要先獨善其身 ! 先要把自己做好,然後俟機勝敵 ! 這是兵法裡,精華的第三點 !

4. 造勢,乘勢,順勢而不責於人,所謂兵貴神速 !

所謂「造勢」, 就是指全方位的廣告行銷 ! 全方位的製造形勢、聲勢 ! 然後以壓倒性的「勢」來戰勝敵人 ! 而不只是單兵決鬥,或者是單兵行動 !

「造勢」,就是聯合所有可以應用的力量,來達到你的目的 !

所以,如果「造勢」成功了,就贏得很輕鬆,贏得很全面 !

所謂時代有時代的時勢 ! 利用這個「時勢」或者是「趨勢」來贏得戰爭 ! 來達到你所要的目的 ! 這也是一種造勢 !

而造勢之後要乘這個勢 ! 要利用這個勢,乘勢追擊 、 打鐵趁熱 ! 這樣順這個勢來做事情,就能夠事半功倍 ! 所以常言道 : 順勢而為 ! 而不要逆勢而為 !

而且造勢、勢、順勢,並不強調個人,一己一力的選擇,而在乎全體的作戰,全面的形式 ! 而且行動時,速度要很快 ! 時機要把握得非常神速 ! 才能加倍它的效果 ! 這就是說明所謂的勢」 !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會造勢 !

你看廣告商如果從事於推銷,推展一個商品,它一開始,一定要造勢 ! 用密集的廣告安打;各方面的文字見報;各層面的宣傳,來形成一種聲勢 ! 這樣,來推銷自身的產品或主張,才能成就有效的結果,呈現很好的業績 ! 這就是勢的原理和運用 !

2008 年 10 月 01 日

闔廬伐楚與《孫子》軍事思想的實踐

闔廬伐楚與《孫子》軍事思想的實踐

發生在公元前506年的吳楚柏舉之戰,是小國戰勝大國的成功戰例。吳國在實施這一戰略目標的過程中,每前進一步都是吳國君臣充分運用鬥智鬥勇的軍事謀略取得的。日漸發展起來的吳國,欲霸中原必須打敗和削弱阻礙他北上的大國楚,才能威攝北方諸侯國。然而,楚國勢力已北達淮河南北,東抵吳越西部,況且又鼓力越國騷擾吳國南疆,幾乎對吳形成包圍態勢。吳國想改變這種侷促東南一隅的局面,幾代人的努力都未奏效,直到吳王闔廬時期才把這一願望變為現實。

闔廬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國君,在他即位前後廣攬一批能治國、懂外交、會治軍、並有卓越軍事才能的人才.在伍子胥、孫武、伯嚭等人的輔佐下,正確判斷列國間的政治形勢,採取符合實際的政治策略和軍事謀略,積極主動出擊解除楚對本國的威脅,在翦除那些依附楚國與吳為敵的小國和地方勢力的同時,又巧妙地利用楚與附屬國之間的矛盾,結成反楚聯合同盟,既削弱楚在北方的影響和軍事力量,又可以形成共同打擊楚國的軍事聯盟,為吳伐楚創造了有利條件。

吳國君臣在這種有利條件下,果斷地以長途奔襲的作戰方式,結合實際,成功地運用針對楚軍的戰略戰術,最終在楚國腹地柏舉擊敗其主力軍,迫使楚國君臣棄城四散奔逃,而吳國君臣達到預期的戰略目標,實現「西破強楚,入郢」的目的,為以後北上爭盟奠定基礎。

一、闔廬伐楚的準備與實施

闔廬即王位後,積極籌劃西伐強楚,解除北上的障礙,因而組建治國強兵的指揮中樞成為第一要務,把幫助他奪權的伍子胥舉為行人,「與謀國政」,繼之將楚亡臣白嚭任為大夫,「與謀國事」,又任命伍子胥舉薦的孫武為將軍,負責訓諫軍隊。[1]

這些富有政治軍事才能的傑出人物,為吳王穩定國內政局後,便開始追殺王僚時派出伐楚未歸而叛吳的公子掩餘和燭庸,才能消除鞏固政權的隱患,因為他們分別逃往受楚國控制的徐(安徽省泗縣)和鍾吾(江蘇省宿遷縣)二國[2],故「吳子使徐人執掩餘,使鍾吾人執燭庸,二公子奔楚」,被安置在楚北境養地(河南省沈丘縣)。親楚的徐和鍾吾放走二公子,吳王的目的落空,闔廬便施以強硬手段,派軍「執鍾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引山水灌徐,於是「滅徐」[3]。吳以兵小試徐、鍾吾,楚軍未能奈合吳國。從此拉開了吳西破強楚的序幕。

初戰告捷的闔廬躊躇滿志,決意要伐楚,向伍子胥征訊伐楚的計策。針對楚國執政大臣不合,號令不統一,遇事爭功或推委塞責的狀況,子胥向吳王獻破楚的對策,提出「若為三師以肄(肆)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道敝。亟肄(肆)以罷之,多方以誤之。既罷而後以三軍繼之, 必大克之。闔廬從之,楚於就乎始病。」[4]

這種輪番出師,疲勞楚軍的戰術,必使楚軍疲於奔命,抓不到戰機,也摸不清吳軍的攻擊目標,日久便導致戰鬥力鬆懈,最終喪失對吳軍的警惕性,失去應有的防守措施,從而為吳軍打開深入楚腹地的通道準備了條件[5]。

吳國推行子胥疲勞和誤導楚軍的戰略戰術,不斷打擊楚及其屬國,《左傳·昭公三十一年》記載,繼滅徐之後,「吳人侵楚,伐夷(徐子新封地,與養為鄰),侵潛(安徽省霍山縣南)、六(安徽省六安縣)。楚沈尹戍帥師救潛,吳師還。楚師遷潛於南岡(霍山縣北)而還。吳師圍弦(河南省息縣南),左司馬戍、右司馬稽帥師救弦,及豫章(與潛、六鄰近),吳師還。」這是執行「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戰的略方針,認真用「子胥之謀」,使吳軍得以用較小的軍事力量,靈活機動的牽著楚軍東奔西跑,消耗其軍事實力,屬國也在岌岌可危的狀態中爭扎。

吳國正是在這樣的軍事行動中,分兵「拔舒(安徽省廬江縣內),殺吳亡將二公子(掩徐、燭庸)」[6],即攻克養地剷除了借助楚國待機推翻闔廬的勢力,吳國的心腹之患解除。同時也使楚國東北部的軍力大大削弱,為吳入楚減輕軍事阻力。

在楚東部軍力減弱的情況下,吳國君臣又策劃調動楚軍主力東進北上,相機加以重創,力圖從整體上削弱楚的軍事實力。恰好楚令尹囊瓦要帥師「伐吳,報潛,六之役。」[7]因勢利導,吳策動「桐(安徽桐城縣北)叛楚」,又通過舒鳩人(安徽舒城縣地域)對楚說,「以師臨我,我伐桐(為楚伐桐),為我使無忌(不必猜忌吳的誠意)。」楚令尹果然帥師東進伐吳,把大軍集結在豫章。吳軍的戰船也如期在豫章出現,作出伐桐的假象,實際上卻「潛師於巢(與桐鄰近)」待機而動,吳突然於「冬十月」攻擊豫章,大敗楚軍。「遂圍巢,克之,獲楚公子繁」。[8]

這種誘楚東進,誤導軍情,打擊楚軍的戰術,正是吳人堅持的「多方以誤之」的作戰方略。此次吳預設作戰方案的成功,不僅打擊楚主力軍,而且使楚又喪失巢地和守軍,使楚東北部的軍力更無力阻止吳軍的進攻。

吳襲楚的諸多戰鬥,楚軍節節失利,但楚國的決策者並未察覺吳的戰略意圖所在,故令尹子常於豫章兵敗後,沒有在東部增兵設防。吳軍的指揮和戰鬥力高於楚國,然兩國兵力相較,楚國仍不失為大國氣勢。吳要伐楚,還要看諸侯國間的形勢變化,此時晉、楚兩國都無力爭霸,而受制於楚的蔡,唐二國因子常貪得無厭遭留楚之辱,失去心愛之物的蔡侯歸國後「如晉」,以人質作抵壓「請伐楚」,被婉言拒絕[9]。

諸侯國間的向背變化,再加上楚為蔡貳於己而「圍蔡」的軍事行動後果,更促進這種向背關係發生劇變。吳國君臣緊緊抓住這個機會,伍員和孫武獻計於吳王云:「楚將子常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10]吳王贊同「謀楚」[11]策略,派使謂唐、蔡曰:「楚為無道,虐殺忠良,侵食諸侯,困辱二君。寡人欲舉兵伐楚,原二君有謀。」[12]蔡侯便「以其子乾與其大夫子為質於吳。」[13]於是三國結成反楚聯盟,這使楚國北疆的防守陣線又被打開更大的缺口。

楚國在吳輪番襲擾打擊下,損兵折將失地,兵將已相當疲憊。吳軍正當銳氣上升勢頭,而且又與蔡、唐結成反楚聯盟,自然對楚構成強大的軍事壓力。吳國君臣抓住有利時機,全力推進伐楚之戰,就在聯盟結成之後的冬十月,吳王闔廬率3萬精兵北上入淮,轉而溯淮西進至淮汭捨舟登陸與蔡會師,從《左傳》沈尹戍云:「我悉方城外以毀其舟」來看,「淮汭」當距方城不遠(在河南省黃川縣西北)[14]。以蔡人為嚮導,闔廬弟夫概率5000銳卒為先鋒,聯軍沿淮河向西挺進,而後南向穿越大燧、直轅、冥阨三險關,直抵漢東。

楚廷得知吳、蔡聯軍已深入楚地,倉猝組成以子常為統帥的楚軍應戰來勢洶洶的聯軍。吳軍越千里而伐楚,直撲楚之腹地,執行的是迂迴奔襲的作戰方針,事先經過周密策,準確地掌握楚國北疆防禦空虛的實況,大軍才得以長驅直入,又不走漏風聲,直正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作戰原則,造成未與楚軍交戰已具先人奪人之勢。

而楚軍將帥不能齊心協力抵禦吳軍,指揮失當,僅憑僥倖取勝的軍事行動,注定要在兩軍相爭時吃敗仗。其實楚將司馬戍看出吳軍遠道而來必求速戰的意圖,他向子常建議:「子沿漢而與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毀其舟,還塞大燧、直轅、冥厄。子濟漢而伐之,我自後擊之,必大販之。」這樣的防禦作戰計劃,意在由子常率楚軍沿漢水堵住吳軍過江,不與其正面交戰。

此計擊中吳軍遠道而來的弱點,既切斷吳、蔡的回師之路,又阻止其渡過漢水攻郢都,確實是符合當時兩軍對峙實況的穩妥作戰計劃。然而,子常爭功心切,相信武城黑和史皇關於「楚人惡子而好司馬。若司馬毀吳舟於淮,塞城口而入,是獨克吳也。子必速戰!不然,不免」的挑拔之言。於是子常違背與司馬戍商定的作戰方案,急切「濟漢而陳」。此舉正中吳軍消耗楚軍實力速戰速決的作戰方針。子常「濟漢」欲與吳軍決戰,吳軍邊撤邊戰,「自小別至於大別」(山名)[15],三戰楚軍皆敗北,主帥欲逃跑,楚師幾乎潰不成軍。

吳軍乘勢回師與楚軍決戰,「十一月庚午(十八日),二師陳於柏舉(湖北麻城縣東北)。」在這場決戰和清發追擊戰中,夫概根據敵軍狀況提出以下作戰原則:「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後大師繼之,必克。」這是先發制人。未被吳王闔廬採納後,又堅持「所謂『臣義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謂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果然他「以其屬五千先擊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師亂,吳師大敗之。」這是他以「不待命者」而戰取得勝利。

吳師追擊逃跑渡清發(湖北省安陸縣溳水)水楚師時,夫概說:「困獸猶鬥,況人乎?若知不免而死,必敗我。若使先濟者知免,後者慕之,蔑有鬥心矣。半濟而後可擊也。」吳王「從之,又敗之。」這裡提出「困獸猶斗」概念和「半濟可擊」之的戰術。遵循此法,吳軍取勝。此戰的尾聲是逃跑的「楚人為食,吳人及之,奔。食而從之,敗諸雍澨。(湖北省京山縣西南)。五戰,及郢。」「庚辰(二十八日),吳入郢。」[16]這次戰爭在金文中也有跡可尋,吳王光鐘銘文有「是嚴天之命,入城不賡」之語,其意是秉承上天之命,破郢入城。[17]該鍾鑄於破郢後第一年,是吳王闔廬追記伐楚破郢之戰的最直接材料。與《左傳》記載正相呼應。

在闔廬伐楚的整個戰爭進程中,實施的戰略戰術中,有的已提升到軍事理論高度,如「亟肄以罷之,多方以誤之」(疲勞誤導楚軍),將領有「不待命者」而戰的權利和義務,還有「半濟而後可擊」,「困獸猶斗」等戰法,都是從深遠的歷史淵源中總結出的軍事思想。迂迴奔襲則體現著「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作戰原則,「楚人為食,吳人及之」表現出不給敵軍以喘吸機會的追擊戰術。這次戰爭的歷史價值極其豐富,應認真從軍事思想角度給以總結。

二、伐楚之戰與《孫子》軍事思想對比

吳伐楚的戰略戰術思想同《孫子》軍事思想比較的前提,是其有無孫子。前輩學者曾論證「彼孫武者既不見於《春秋內外傳》,又不見於一切先秦古籍,而太史公所記又羌無故實所指,則孫武之是否有其人,實一大疑問。且無論孫武必有其人,縱有之,而今之《孫子》十三篇決春秋人之書。」[18]20世紀這一觀點在國內外頗有影響,不斷有人再申論,即使臨沂漢筒中《孫子》和《孫臏》兵法同出,也有學者斷言《孫子》不是孫武所作,而是「由題名作者代表的延續性的創作群體」[19]寫定。換言之,持這類觀點的學者,都認為《孫子》兵法與孫武無關。其實,在有關的先秦典籍和子書中是可以找到吳孫子事跡的。

《國語·吳語》載吳王夫差北上與晉爭長(前482年),排兵佈陣時,大夫和將軍都「挾經秉枹」。這個「經」,韋注「兵書也」。其說可信,因為戰爭中大夫和將軍指揮作戰,最需要的書必與軍事有關,而非其他著作。這樣的兵書那裡來?必然會與闔廬時孫武的十三篇相聯繫。孫武其人其事,戰國前期已是兵家徵引的話題。如魏惠王時代兵家《尉繚子·制談》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武子是也。」[20]

這個「武子」與後世「吳有孫武」是同名。繼尉繚之後言孫武者多省稱為孫,《韓非子·五蠹》說言兵者「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此孫、吳之名《呂氏春秋·上德篇》的「闔廬之教,孫、吳之兵」相較,當如高註:「孫、吳,孫武、吳起也。」至漢代已把孫武、吳起尊為善用兵的典範,《史記·貨殖列傳》引白圭經商的經驗之語曰:「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也。」《漢書·刑法志》更把孫、吳用兵,同著書立說並提,說「雄傑之士因勢輔時,作為權詐以相傾覆,吳有孫武,齊有孫臏,魏有吳起,秦有商鞅,皆禽敵立勝,垂著篇籍。」東漢時最有懷疑和戰鬥精神的王充,在《論衡·量知篇》裡同樣認為孫武實有其人,他說:「孫武、闔閭,世之善用兵者也,知或學其法者,戰必勝。」兩漢既然把孫武同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伊尹、呂尚、闔廬、吳起、孫臏、商鞅並列,那麼孫武就不大可是一個「未必有其人」的虛構人物。

而應是戰國時期人們尊崇的善用兵的真實人物孫武。這裡附帶指出,戰國時期所說,「孫、吳」之孫,不是孫臏省稱,因為《戰國策》裡孫臏是以實名相稱,如《齊策六·燕攻齊取七十餘城》說:「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是孫臏,吳起之兵也。」很明顯,這裡有意將「孫、吳」所指與「孫臏、吳起」區分開來,以免後人誤解。至於「孫子」之名,本是古人美稱「孫子」,在《戰國策》中是與同時代的齊將田朌對舉[21],不會與孫武稱「孫子」相混淆,議筒本《孫臏兵法》稱孫臏為「孫子」,都是與同時代的齊威王、田(陳)忌問答中的尊稱,且與當時的具體事件相聯繫[22],當世和後世的人們從上下文一望而知,此「孫子」非吳孫子,故而孫武也必是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

《孫臏兵法·陳忌問壘》有殘筒曰:「明之吳越,言之於齊,曰知孫氏之道者,必合於天地。」正確理解這段筒文的關鍵是明、言二字,從文獻可知明訓成、通或發,言訓為說或議,才合乎古代漢語明、言的本義[23]。道,是指思想或學說而言。那麼此簡可以解為形成(通行或發源)於吳越,論說於齊的孫氏軍事理論,完全符合客觀規律。由這段簡文可以看出:一.孫氏之學源於吳越(確切講應為吳),首倡者當為孫臏先世孫武;二.孫氏之學必有著述傳於世,後世孫子才有可能闡發於齊。有學者分析「孫氏之道」應包括吳、齊兩個孫子學說[24],是有道理的,但吳孫子為這一學派的開創者,故《孫子》十三篇的最原始版本可能就是這一派軍事思想的源頭。

從漢筒本《孫子》十三篇殘文與傳世《孫子》相校,兩者文句的差異,顯示出傳世《孫子》確實經過後人加工潤色[25],甚至有增溢,但其主幹沒有大的變化,這就像《尚書·盤庚》篇一樣,是商人口耳相傳文獻,經過周人加工寫定流傳至今,難免有西周時的語言痕跡。《孫子》同東周時其他子書一樣,流傳過程中經過後人修飾,然而基本骨架和內容未變,是我們研究孫武軍事理論的依據。

既然戰國時人認為孫武確有其人,又在竹簡本《孫臏兵法》中得到印證,故漢代有關孫武事跡的記載應有相當的可信度,他自闔廬三年(前512年)「伐楚,拔舒,殺亡將二公子」始,即參與對楚的軍事行動,且提出破郢時機尚未成熟的建議[26],在此後一系列吳伐楚的戰爭中,《史記》都把《左傳》裡記載的伍子胥向吳王提出的伐楚計謀,認定為是與孫武共同出謀劃策,如《吳太伯世家》云:「九年,呈王闔廬請伍子胥,孫武曰:『始子之言未可入也,今果如何?』二子對曰:『楚將子常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闔廬從之,悉興師,與唐、蔡西伐楚,至於漢水。」[27]

這些記載說明孫武已參與了吳王的決策,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他是因著兵法而得到吳王重用,孫武「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闔廬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可以小試勒兵乎?』」《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比《史記》敘述的更具體,經伍子胥「七薦孫子」於吳王,吳王才「召孫子問以兵法。每陳一篇,王不知口之稱善,其意大悅。」於是演出孫武吳宮教戰的千古佳話。《史記》和《吳越春秋》對孫武見吳王的敘述可能不完全出自原始資料,但以兵法見吳王是其核心,這也正與「孫氏之道」相呼應,說明《孫子》十三篇在吳伐楚前已草成,當不會有大出入。

基於以上認識,可將闔廬伐楚實施的戰略戰術,同《孫子》的軍事謀略對比分析,更能體現出它的時代特徵。

先看疲勞楚軍的戰術。伍子胥是熟悉晉、楚長期交戰的軍人,又深知楚國執政者的惡習,遇事相互推諉,不勇於負責,但又爭功心切的狀況,倣傚晉知武子「三分四軍」疲勞楚軍戰法[28],創造出積極主動的「三師以肄」[29]輪番襲擾調動楚軍的態勢,造成「亟肄以罷之,多分以誤之」的軍事效果,調動楚軍東奔西跑,卻撲捉不到戰鬥目標,而吳軍達到了疲勞楚軍的目的。

子胥這項疲勞楚軍的建議,確實相當高明,非常符合吳弱楚強的軍力對比實際,經過吳主動輪番襲擾楚軍,清耗其實力,吳軍相對可以轉弱為強,為在適當時機打擊楚創造條件。與伍員建議的同時,孫武對吳王立即伐楚的想法也提出先強國固本的意見,認為當時吳國「民勞,未可,待之」[30]的治國治軍方略,即國內民眾準備伐楚的條件尚不具備。兩個人的建議相輔相成,從外內兩個方面做好伐楚的準備。

不僅如此,子胥這種具體的疲勞楚軍辦法,在《孫子》一書中是以高度理論化的面貌出現的,如《虛實篇》開頭孫子曰:「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又說:「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把這些原則同闔廬實施子胥「亟肄罷之」作戰的地域可以看出,「吳人侵楚,伐夷,侵潛、六。」楚師「救潛,吳師還。」楚師剛撤軍,吳師又「圍弦」,楚師忙「救弦,及豫章,吳師還。」吳軍靈活機動的襲擾,楚軍不得不忙於救潛,救弦,軍隊疲於奔命。

調動楚軍這種東奔西走狀態,猶如孫子所說:「趨戰者勞」,「故敵佚能勞之」,「安能動之」作戰原則的圖像畫。並把這種調動疲勞敵人的作戰技巧,歸結為「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即調動敵人而不被敵人所調動。由此可知,子胥的「疲敵」戰術和《孫子》的「勞敵」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伐楚破郢前,吳軍北上西征過程中的軍事謀略一環套一環,首先是選擇一條阻力極小又能直搗楚腹地的行軍路線。史載吳軍北上又乘舟淮河西進,至淮汭棄舟與蔡師會合,穿越今信陽地區三關達漢東。這條路線是吳軍連年掃蕩後,楚軍防守最薄弱的地帶,未見與楚軍遭遇的事件發生,大軍順利抵達楚腹地,可見這條行軍跑線是非常正確的。

選擇這樣的行軍路線,正與《孫子》軍事思想「以迂為直」的指揮藝術相契合。從地理上講,大軍自吳都(江蘇省蘇州市)北上、西進、南越三關,需繞行近千公里,而沿長江上溯約600公里左右至楚腹地。吳軍卻「以迂為直」地勞師遠征,是因為早已實現「以患為利」軍事目的。原楚國北線守軍在吳軍打擊下,不僅防守鬆懈,而且吳的勢力已深入其間,原來楚軍駐屯地變為吳軍前沿陣地(徐、鍾離、夷、潛、六、巢、弦等),吳軍自然會順利通過且不易被發現。沿淮水西進正與《孫子·虛實》所說:「行千里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相合。這樣的西進吳軍,也合於《孫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實際上正是如此,西進吳師未遇楚軍阻攔,故「以迂為直」的進軍路線實為上策。淮汭與蔡師會合後,穿越險地更有了保障。

蔡本與楚往來密切,對入楚達郢的途徑和軍事部署必瞭解。《孫子·軍爭》曰:「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不能得地利。」[31]蔡人是吳軍最好的嚮導,他們熟知穿越三關的時機和鄂北地勢,所以吳軍得以突然出現在漢東,給楚國君臣造成強大的軍事壓力。這樣的史實,與孫子論述的《軍爭》思想何其相似,如出一人之策劃。顯然,吳軍統帥部事先必有充分的軍事理論作指導,才得以順利實現遠距離的奔襲。

吳、楚兩軍形成夾漢對峙的態勢後,楚左司馬戌與統帥子常議定,司馬戌北上「悉方城外以毀其舟」,再塞三關堵住吳軍退路;子常沿漢水西岸與吳軍周旋,而後再「濟漢」同司馬戌師夾擊吳軍,可一舉破吳、蔡等聯軍。但子常貪功心切,改變作戰計劃,獨自「濟漢而陳」,正中吳軍引誘楚師的需要。把吳、楚兩軍行動用《孫子》思想來分析,不難看出吳軍是以「能而示之不能」、「利而誘之」、「強而避之」的指揮原則後撤方式來誘使楚軍東進,把本來佔地利優勢的楚軍變為「佚而勞之」的疲憊之師[32],而後吳軍回師反擊,「自小別至於大別,三戰」,楚師皆敗北。吳軍緊追不捨,「二師陳於柏舉」,展開決戰。這種誘導敵人錯誤判斷戰場形勢,牽著敵軍奔走,而後加以打擊的戰術,閃爍著軍事家善於駕馭戰場瞬息萬變的軍情,並能及時抓住戰機置敵於死地的指揮智慧。清楚地表現出「兵,詭道也」、「兵以詐立」[33]的靈活機動的戰術思想。

夫概在柏舉請戰未得吳王應允後,他遵照「所謂『臣義而行,不待命』者」的指揮原則,「以其屬五千先擊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師亂,吳師大敗之。」夫概的軍事行動與《孫子傳》云「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以及《九變》的「君命有所不受」指揮思想如出一轍,達到「將通於九變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善戰水準。吳軍在追擊爭渡清發水的楚師時,引征古語不要忙於交兵說:「困獸猶鬥,況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敗我。若使先濟者知免,後者慕之,蔑有鬥心矣。半濟而後可擊也。」按夫概意見作戰,果然楚軍又大敗。夫概所言作戰方法,在《孫子》中也可找到相應的論述,如《軍爭》有「圍師必闕,窮寇勿追」。

杜牧以為吳伐楚的清發之戰,夫概所言「困獸猶斗」由此而引申;《行軍》中的「半濟而擊之、利」的條文,同夫概的「半濟而後可擊也」完全一樣。這樣的作戰指揮藝術分別見於《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宋、楚泓之戰。司馬固諫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未既濟」指楚軍未完全渡過泓水,與「半濟」意思一致。《左傳·宣公十二年》晉楚泌之戰後,晉景公在寬恕荀林父指揮失利時說:「困獸猶鬥,況國相乎?」由此可見,夫概引用的軍事術語是有歷史淵源的。如果再將前文論證吳、晉黃池之會,吳將均「挾經秉枹」之「經」為兵書的話,那夫概所講的作戰原則可能也與兵書有關。

此外,在吳伐楚的整個進程中,許多方針策略的制定,其痕跡依稀見於《孫子》,如吳利用蔡、唐怨恨子常的矛盾結成三國聯盟,《九地篇》便有「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子胥和孫武實踐著這樣的「預交」原則,他們看準唐、蔡與楚的矛盾,向吳王建議:「囊瓦者,貪而多過於諸侯,而唐、蔡怨之。王必伐,得唐、蔡何怨?」[34]子胥以吳行人身份聯絡唐、蔡謀楚[35],實現了打通楚國北疆至其腹地道路,為伐楚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北方諸侯國也處於中立地位,使楚國被孤立起來。

對楚國君臣實行反間計則是吳削弱楚軍另一手段,據傳實施疲勞楚軍計劃時,「子胥使人宣言於荊曰:『子期用,將擊之。子常用,將去之。』荊人聞之,因用子常而退子期也。吳人擊之,遂勝之。」[36]楚王把能識破吳國戰略意圖的子期棄之而不用,換上貪而無能的子常為統帥,吳便大膽地實施伐楚破郢計劃。這與《孫子·用間》言「因間」、「反間」等作用相類,起到削弱對手作戰能力的效應。

以上吳伐楚破郢戰略謀劃和戰術指導原則的應用,與《孫子》相關論述的比較分析,兩者間存在著難以割捨的軍事思想聯繫。這種聯繫既是理論來源於實踐表現,又是對實踐強有力的指導,後者顯得更為突出,可從《左傳》成書年代和《孫子》與其他兵書的對比得到證實。

三《孫子》與相關文獻和兵法比較

臨沂漢簡中與《孫子》同出的《吳問》,自身著作時代較為明確,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為《孫子》成書的可靠依據。判斷《吳問》時代最關鍵的一段文字是:

吳王問孫子曰:「六將軍分守晉國之地,孰先亡?孰固成?」孫子曰:「范、中行氏先亡。」「孰為之次?」「智氏為次。」「孰為之次?」「韓、魏為次。趙毋失其故法,晉國歸焉。」

這段問答敘述出晉國六卿滅亡的次序,范、中行,智氏先後滅亡,結合《史記·晉世家》來看、范、中行亡於晉出公十七年(前457),智氏於晉哀公四年(前453)被韓、趙、魏所滅。據這樣的史實,學者推斷「《吳問》產生的時間應在范、中行、智氏滅亡之後,不然為話,作者絕不會那麼準確預料到三卿的滅亡次序。」但作者對韓、趙、魏的發展趨勢和晉國最終歸趙氏的預言,顯然與歷史實際不符,「說明作者即沒有看到晉靜公二年(前376)三家最後瓜分晉公室,也沒有看到晉烈公十七年(前403)三家正式建立侯國的重大歷史發展。

由此可知,《吳問》是在智氏亡,至趙、魏、韓三家自立為侯的五十年內撰成的。」[37]這一論斷比較可信。其後又有學者強調《吳問》應「由孫武或其門人完或的。因此,《孫子》十三篇作成時代在《吳問》之前。」[38]也就是說《孫子》十三篇當作於晉智氏滅亡之前,而《孫子》軍事思想被戰國兵家著作徵引來看,《孫子》一書在春秋戰國之際已流行開來。

自宋至清對古書辯偽之風盛行,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一些學者把許多子書都審定為偽書,分辨出不少後世托古之作,不僅在澄清古書真偽上作了大量清理工作,而且也為正確認識古史掃除許多障礙。但隨著地下文獻的不斷發現和整理刊布,對古籍的認識也應有新的視角,光守住一個「偽」字還不能完全解釋古籍流傳過程中的發展變化問題。上世紀楚簡,秦簡和漢簡的出土和研究表明,許多古簡的再現與流傳至今的版本存在著差異,經後人整理加工的今傳本,難免帶有不同時代的語言特色,或衍生生出原本所無的例證等。

近年發現的楚簡本《老子》、《禮記·緇衣》的語言邏輯順序和用字的同音假借等,都與傳體有明顯不同[39]。漢簡本《尉繚子》與今傳本的關係也是如此[40],傳本加工潤色成份明顯。對於古書隨時間演變而羼雜不同時代語言特點或內容增減,現在已有學者研究古籍成書時代問題發表了更料學的觀點,如劉起釪的《<禹貢>寫成年代與九州來源諸問題探研》一文,在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時,一改過去人們認定為戰國時期作品的傳統觀點,而考訂為「《禹貢》藍本出於商朝史官之手,則《禹貢》定本就是後一種可能,是由周初史官所追記的了。」[41]有了這樣對右籍的認識,可以把《孫子》同其他相關兵書進行比較,看它們之間繼承和發展關係。

戰國早期吳起(前412——381年)先為魏將,後相楚,戰國中期已與孫武齊名,「孫、吳用兵」之法廣為流傳[42],適應晚期戰爭規模的擴大和士的地位躍升機遇增多,出現「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43]的盛況,說明《孫子》和《吳子》一樣受到重視。太史公為吳起作傳時說到有「吳起《兵法》」[44],《漢書·藝文志》兵權謀家列有吳起四十八篇」,《隋書·經籍志》有「《吳起兵法》一卷」,唐代還有《吳子》節選本傳世[45],對於宋以後的《吳子》傳本學者有「偽」書或「依托」之說[46]。《吳子》一書自戰國至唐代是一脈相承的,即使唐以後其書亡佚,宋代輯本中攙有非吳起時代的術語,也並不奇怪,正像《尚書》中某些篇章篡入後世整理者的語言是一樣的。

所以,今傳本《吳子》仍有相當可信的內容。同樣《尉繚子》也是如此,漢簡本《尉繚子》發現後,有人考證該書與傳世的幾種版本的《尉繚子》「是同一內容的不同文字記錄」,其書應為「梁惠王時期的尉繚的政治軍事思想的記錄」,又說「不論《尉繚子》一書是出自這個尉繚的手筆還是由後人記錄、寫定,它都應視為梁惠王時期的尉繚的著作。」[47]漢簡本《孫臏兵法》學者公認是齊威王時孫臏的著作。這幾種主要兵書中都徵引吳《孫子》的軍事思想,下面以最明顯的例證作簡單比較。

孫子
諸子

無所往,死且不北。《九地》

治眾如治寡。《兵勢》

知彼知已者,百戰不殆。《謀攻》

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機,此治力者也。《軍爭》

客絕水而來……令半濟而擊之。《行軍》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計篇》

行軍有險阻……此伏奸之所處也。《行軍》

百里而爭利,則擒二將軍……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軍爭》

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謀攻》

凡舉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用間》

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虛實》
投之無所往,無下莫當。《吳子·治兵》

治眾如治寡。《吳子·論將》

以半擊倍,百戰不殆。《吳子·料敵》

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食待饑。《吳子·治兵》

知若絕水,半渡而擊之。《吳子·應變》

夫兵者……戰勝,則所以在(存)亡國而繼絕世也;戰不勝,則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也。《孫臏兵法》

馬陵道陝(狹),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孫臏傳》

百里而趨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走者,軍半至。《孫勝傳》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鶡冠子·武靈王》

《兵法》曰:十萬之師,日費千金。《尉繚子·將理》

善用兵者,先奪人而不奪於人。《尉繚子·戰威》

從上表所列《孫子》和諸子兵書相關條文的簡單對比看出,幾種戰國中期以前的兵書中,《尉繚子》直接將《孫子》稱為《兵法》,而且把其中最關鍵詞句徵引來說服趙武靈王如何治國和治軍,完全承襲《孫子》的軍事思想。《吳子》裡的許多警句也原封不動地把《孫子》的論述作為自己的軍事理論,如「以近待遠」的申論便是全文抄錄。除這種直接引用《孫子》原文外,更多的則是稍加變換詞句襲用《孫子》軍事思想加以發揮,或在實際中應用,如《孫臏傳》載:「馬陵道狹,而且多險阻,可伏兵」的對地形分析,就是他反其意用《孫子·行軍》論述地形可「伏好」的靈活運用。

總之,《孫子》軍事思想的精華,已被戰國中期以前的軍事家熟讀、熟記,不僅成為衍生出他們的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已是他們分析判斷敵情、指揮作戰的理論武器。由此可以斷定,戰國早,中期已在中原諸侯國流傳的《孫子》兵法,它的成書必早於吳起為將之前,因為諸子引用的《孫子》格言與今傳本《孫子》幾乎完全一樣。那麼它的藍本當更早於戰國早,中期的流傳本。

四、小結

通過上幾節論述得知,吳伐楚破郢是一次戰略謀劃和戰術應用完備的戰爭,在重要的戰爭關節都閃爍著軍事智慧的光芒。把這樣一次經過充爭準備而進行的戰爭,同《孫子》作對比研究,很自然地發現,在總結歷史上戰爭規律的《孫子》軍事理論中,可以找到與伐楚時實施的戰略戰術原則的影子。我們還從《國語》、《史記》、先秦時期軍事家和政治家著作中理出孫武其人、其事和《孫子》兵法的傳播,戰國時期是這部《兵法》在南北廣為流傳的時期,以至到「家喻戶曉」的程度。在戰爭頻繁時期呈現這種《孫子》現象,為追溯和確認《孫子》來源提供線索。吳起是這一線索中的重要一環,「吳起《兵法》是他在魏為將時與武侯問對的記錄,而他早在文侯十六年(前409年)為將前,已「學兵法,以事魯君」,「魯卒以為將,攻齊,大破之。」[48]

據考吳起破齊「當魯繆公之四年」(前412年)[49]」故吳起「學兵法」必在此年之前。這裡的「兵法」,注家無考證,如果與《尉繚子》中的《兵法》引文對照,當指《孫子》而言,正與《吳子》中多處徵引《孫子》格言相叫應,說明吳起在五世紀末已在努力學習和應用《孫子》軍事思想指導戰爭,而《吳語》中晉、吳黃池之會時,吳將「挾經秉枹」之「經」,前面已證明是指《孫子》而言,即前482年《孫子》已是吳軍將領們必讀經典。

此「經」下距吳起仕魯所讀「兵法」六十年左右,《吳子》徵引的《孫子》警句,又與四世紀中葉的《孫臏兵法》、《尉繚子》等書引《孫子》之文相類,都和今傳本《孫子》無多大出入。如果說這期間兵家引用的《孫子》是比較完備的修訂本,那前482年以前的「經」可能是孫武十三篇的藍本,即《史記》所說孫武「以兵法見於吳王闔廬」之作。以不斷發展的眼光看待《孫子》成書,並以此來認識吳伐楚破郢的一系列戰略戰術措施,不管是由誰提出來或執行的,都不能說與《孫子》軍事思想毫無關係。在行軍路線上採取「以迂為直」的千里奔襲方式,達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目的,而在具體交戰中又「能而示之不能」的誘敵策略,使楚軍「佚而勞之」,「待敵之可勝」之時而擊之,又運用「半濟而擊之」、「圍師必闕,窮寇勿迫」作戰原則,徹底擊潰楚軍。《孫子》的軍事理論與戰爭實際如此契合,絕不是偶然的巧合,必有其內在的聯繫。

(原刊於《孫子與吳文化研究》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

[1]周生春、《吳越春秋輯校匯考·闔閭內傳第四》,上海右籍出版社,1979年。

[2]《左傳·昭公二十七年》。

[3]《左傳·昭公三十年》。

[4]《左傳·昭公三十年》

[5]晉國史墨曾以為趙簡子解夢的方式指出吳人這種戰法為入郢服務,見《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6]《史記·吳太伯世家》

[7]《闔廬內傳第四》。

[8]《左傳·定公二年》。

[9]《左傳·定公三年》。

[10]《史記·吳太伯世家》。

[11]《左傳·定公四年》。

[12]《史記·吳太伯世家》。

[13]同11。

[14]見《中國軍事通史》第二卷黃樸民著《春秋軍事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傳統說法認為「淮汭」在壽縣北,距方城太遠,見顧楝高的《春秋大事表·春秋輿圖·淮水圖》及注文,中華書局,1993年。

[15]確切地點眾說紛紜,待考。

[16]有關吳楚柏舉之戰和吳入郢的史料,均見《左傳·定公四年》。

[17]郭若愚:《從有關蔡侯的若干資料論壽縣蔡侯墓蔡器的年代》、《上海博物館集刊》1982年。

[18]齊思和:《孫子兵法著作時代考》、《燕京學報》第26期,1939年12月,又收入齊氏《中國史探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9]李零:《關於<孫子兵法>研究整理的新認識》、《右籍整理與研究》第1期,1987年。

[20]關於尉繚子的時代,參見何法周:《尉繚子初探》、《文物》1977年第2期;鄭良樹:《竹筒帛書論文集·論孫子的作成時代》,中華書局1982年。

[21]《魏策三·魏惠王起境內眾》。

[22]張震澤:《孫臏兵法校理》,中華書局,1984年。

[23]羅琨:《孫武吳宮教戰考》。

[24]李零:《關於<孫子兵法>研究整理的新認識》。

[25](日)服部千春:《孫子兵法新校》,白山出版社,1997年。

[26]《史記·吳太伯世家》和《伍子胥列傳》。

[27]《史記·伍子胥列傳》也有大體相同的記載。

[28]《左傳·襄公九年》

[29]肄,即《左傳·文公十二年》「若使輕者肆焉」之肆,表示突然襲擊而又退回的軍事行動。

[30]《史記·吳太伯世家》,《伍子胥列傳》將「待之」引作「且徒之」。

[31]伍子胥、伯嚭雖為楚人,他們多年在外,難以掌握變化的楚軍佈防和地形、地勢的關係。

[32]見《孫子·計篇》和《軍爭篇》。

[33]同上

[34]《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和《史記·吳太伯世家》。

[35]《左傳·定公四年》

[36]《韓非子·內儲下》又《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有類似的敘述。

[37]吳樹平《從臨沂漢墓竹簡<吳問>看孫武的法家思想》、《文物》1975年第9期。

[38]鄭良樹:《竹簡帛書論文集·論<孫子> 的作成時代》,中華書局1982年。

[39]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簡》,文物出版社1998年。

[40]銀省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簡本<尉繚子>釋文》,《文物》1977年第2、3期。

[41]見《九州》第三輯,商務印書館,2003年。

[42]《史記·貨殖傳·白圭傳》。

[43]《韓非子·王蠹》。

[44]《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45]魏征《群書治要》。

[46]郭沫若《青銅時代·述吳起》,新文藝出版社,1952年。

[47]何法去周《<尉繚子>初探》,《文物》1977年第2期。

[48]《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49]錢穆《先秦諸子系年·吳起仕魯考》,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

2006 年 12 月 15 日

元貞管理工作室 茁壯

個人專研 
      
1.  孫子兵法    2.  易經淺談
 
3. 20/80法則    4.  快速記憶淺談
 
活在當下的孫子兵法 <孫武兵法中的20/80法則> 
 
授課內容

活在當下的孫子兵法課程
 
使用 skype 網路教學收費如下:
 

1、孫子兵法總論 → 100分鐘→ 0元 台幣/人

2、孫子兵法各論( 原文詳解 )

(1)始計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2)作戰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3)謀攻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4)軍形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5)兵勢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6)虛實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7)軍爭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8)九變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9)行軍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10)地形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11)九地A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12)九地B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13)火攻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14)用間篇 → 60分鐘→ 100元台幣/人

○附註:
1、一次選聽各論全部課程,免費贈送總論課程。

2、現場教學,場地費另計。

3、7人以上(含7人),打75折優惠。

4、團體洽詢,另有優惠。

有意者請直接點撥如下網絡電話skype、oovoo名稱:mikelin13 報名

或使用《pay pal》刷信用卡付款 
帳號名: mike.lin0922@msa.hinet.net 謝謝 !

利用快速記憶的教法,迅速了解兵法的精髓, 
希望透過孫子兵法的智慧, 
能幫助你個人及企業規劃生涯, 
順應世界潮流 ! 實際應用在當今的社會上 ! 
進而形成一套趨吉避凶的系統 !


個人喜讀歷史.兵法.尤好孫子兵法.達十餘年.
頗具心得! 

希望能與有志愛好者或公司團體分享 ! 
因為樂於分享,價格物超所值 !

個人網頁: 
http://mikelin0922.spaces.live.com/

e-mail : mike.lin0922@msa.hinet.net

歡迎洽詢 元貞管理工作室 for 24 hours !

telephone 02-23915673 

cell phone 0989341710 

skype : mikelin13 

oovoo : mikelin13

   QQ : 858050485


2006 年 08 月 09 日

孫武其書簡介

. 孫武其書

【孫武兵法】整本一共是十三篇,這十三篇依序是:「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從戰略到戰術,形成了一套極有系統的軍事思想。

第一篇「始計」

,是全文之首篇。全篇主旨在說明:戰爭前的各項準備、算計工作,尤其強調戰爭之勝負,取決於戰前的籌畫。籌畫精密,則取勝之公算大;籌畫草率,則取勝公算小;如果毫無計畫,冒冒失失的興兵作戰,則必然難逃失敗的命運。至於籌畫的方式,就是以「五事」、「七計」為比較分析的標準,「五事」是:道、天、地、將、法;「七計」是: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也就是說,在君道施政、將帥才能、天時地利的合適、法令制度的完善、兵器裝備的強弱、士卒的訓練、賞罰的是否公平等各方面,做全盤性的比較。假如我方居於劣勢,即應在缺點方面力求改進,如果敵人居於弱勢,則針對其弱點下工夫,所以勝負可以在戰爭前預見,絕不可以冒然發動,沒有勝利把握的戰爭。

第二篇「作戰」

,主要在指戰爭經濟後勤面,說明戰爭對國家和人民所產生的沉重負荷,造成人力、物力的嚴重損耗。如果動用一千乘戰車,一千乘糧車,配置十萬大軍,到千里外用兵作戰,每天所消耗的戰爭費用,將是非常驚人的支出。更重要的是,軍旅的後勤補給、國家的經濟負擔,將形成很大的問題!古代交通不便,運送糧食支援前方,全依賴人力及獸力的載運,長途跋涉,糧食都被運送的人消耗光了,往往運送二十石的糧食出發,只有一石能達到目的地。因此,任何一個國家,都經不起長時間的戰爭耗損。所以作戰時,愈快取得勝利,就愈能減少自身的損失而獲取戰果。同時,孫武也提出「因糧於敵」和「勝敵益強」的方法,一則以減輕國內負擔;一則以戰養戰,在春秋時,是一個極創新的觀念

  第三篇「謀攻」

,主要是講,非武力的軍事鬥爭;說明沒有戰場的戰鬥行為。強調以最低的代價,贏得最大的戰果。戰場上兵戎相見,殺伐激烈,對任何的一方,均有嚴重的損失,直接會影響到國家的國力,因此,最理想的方式,是不經戰鬥而取得勝利,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運用謀略的方法和外交的手段,而達到使敵人屈服的目的,這就是沒有戰場的戰鬥。孫武認為,打了一百次戰,勝一百次,並不高明;無需戰鬥,而能使敵人屈服,盡收戰果才是最為高明。因為就得勝的結果而言是相同的,前者須經慘烈的搏殺,本身有重大的損失,而後者既可保持戰果,又無損於自身實力。所以孫武強調的是:「兵不頓而利可全」的「全爭」思想,以「全」爭天下,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第四篇「軍形」

,主要在說明:軍事勝利上,謀形造形之佈局,以及「攻」、「守」勢作戰等原則,兩軍對壘,雙方都在,儘量找出對方弱點,同時也儘量隱藏自身弱點,但是自己的弱點,並非隱藏就能改變,必須不斷地改進校正,才能扭轉形勢,取得優勢。而改進之道就是在政治、軍事、經濟、人的主觀能動性各戰力方面,取得充分之準備,以奠定絕對優勢的基礎。故勝利形勢的造成,絕非一蹴可及,必須從局部的、片斷的轉變當中,逐漸形成全面的、整體的改變,一旦有了全面的優勢,則敵人勢必處處受我所制,對我無可奈何。所以在戰爭的準備和戰略的態勢上,應力求其萬全,先立於無懈可擊之地位。使敵人找不到我的弱點,而我卻可以制敵機先,這就是孫武的「先勝」思想。同時孫武還特別提出,「度」、「量」、「數」、「稱」、「勝」等五個客觀思維要領和程序,藉以說明先勝佈署。另外更指出,創造必勝條件的重要,其結論是:「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第五篇「兵勢」

,主要在說明:「勢」的運用。「勢」是力量的表現,如水勢、火勢,軍旅由靜止的狀態,進而迅速運動,其所形成的威力,這就是「兵勢」。這一篇與前篇的「軍形」有連帶關係,「形」是預備動作;「勢」是攻擊行動,就如猛鷹之擊,惡虎之搏,先要歛其翼,後踞其身,這就是「形」!一旦完成了準備動作,測定強弱虛實,一躍而出,立撲中的,這就是「勢」的運用。用兵作戰,在戰前,固然要佈署各種先勝的形勢,但是如何在戰場上,使軍旅的威力,發揮到極致,也是克敵制勝,不可少的要件。所以在戰場上的指揮官,應該盡其智慧,做各種「奇」、「正」之佈置安排,以變化莫測之手段,達到取勝敵人的目的。

第六篇「虛實」

,主要在說明:作戰貴在立於主動地位,避實擊虛,取敵人之弱點,同時自己的虛實則深藏不露,使敵人無從窺探。無論再強大的軍旅,都會有強而有力的部份和較為虛弱的部份,這就是「虛實」。用兵作戰,一定要針對敵人的虛實所在下手,切切不可,硬碰硬的蠻幹。擅長觀「虛實」的將帥,一定乘敵人之弱勢,利用各種手段,牽制、吸引、分化、轉移敵人的主力,用「我之長」克「敵之短」,使敵人隨我之意志而動,使我居於主動的地位,這就是「致人而不致於人」,我能支配敵人,而敵人不能奈我何。最後說明,用兵應如水之入流,避實擊虛,因敵致勝

 第七篇「軍爭」

,主要在說明「會戰」要領。兩軍對峙,雙方均盡其一切可能,在戰爭到來之前,做好種種佈署準備工作,以期獲得絕對性的優勢。當雙方對壘的態勢升高到無法避免衝突時,勢必非用會戰的手段,解決不可。因此會戰往往是雙方傾全力相搏殺的場面,一場會戰的得勝或失敗,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安危存亡,所以歷來兵家,無不重視會戰。孫武認為,會戰最困難的就是,如何化迂廻曲折的遠途,而為直接近路;如何化種種不利的情況,為有利的情況。因為迂廻曲折的作戰路線,往往是敵人期待性最少,抵抗力最弱的路線。循這種「間接路線」的方式進擊,可收「出奇制勝」之效。孫武以「詐立」、「利動」、「分合為變」三個用兵原則,指出掌握大軍使其行動一致的要領,同時以「治氣」、「治心」、「治力」、「治變」提出「以智取勝」的途徑。 

 第八篇「九變」

,主要在說明:將帥指揮軍旅應注意之事項。將帥為軍旅之靈魂,負作戰成敗之重任,因此不能,以己以好惡,任性行事,最要緊的是考慮各種狀況,做成適當的判斷,因而必須用冷靜理智的思考方式,以避免錯誤的決定。同時,對於利害之分辨,務必仔細思量,彈性應變;孫武指出,為將帥者五種危險的性格和作風,以及其不利的後果。將帥應站在客觀冷靜的立場上,於害中,掌握有利因素;於利中,檢討有害之處,同時就利害之兩面比較,切不可衝動、草率的決定,此篇談的是為將之道。 

第九篇「行軍」

,主要在說明:軍旅在「山地」、「河川」、「沼澤」、「平陸」等四種地形的用兵原則,以及利用辯證思維,觀察敵人三十三種虛實的方法。古代的交通工具不發達,地形的崎嶇變化,對於部隊的行進與運動,自然形成極大的阻礙。因此在作戰時,必須因地制宜,就各種地形之特性,充分利用,才能發揮戰力。而且,在大部隊運動時,必定有一些無法隱藏的跡象,仔細觀察這些跡象,便可以窺知敵人的虛實,一個經驗豐富的將帥,對於敵情的研判,往往可就敵人所表現出來的跡象、徵兆,看出其優點和弱點所在,這一篇主要談的就是「處軍相敵」的方法。

第十篇「地形」

,主要在說明:「通」、「挂」、「支」、「隘」、「險」、「遠」等六種特殊地形的利用,以及將帥因為措置失當,以致於犯了「走」、「弛」、「陷」、「崩」、「亂」、「北」六種錯誤的情形。在作戰用兵之時,時常會遇到特殊的地形,有時是為勢所迫,不得不設法通過;有時是刻意利用,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通過。但是不論是那一種原因,研究地形之險阻,計算道路之遠近,都是將帥必須做到的事。因為地形利用,是作戰取勝的必要條件。不僅古代如此,近代的科學化戰爭,也一樣要考慮地形的因素。至於將帥指揮軍旅的各項措置,更是對勝負有決定性的影響。孫武對於將帥可能犯的六項錯誤,認為都是屬於人為方面的過失,也都是由於平素訓練不夠,號令不嚴所造成。因此軍旅的精良與否,端賴平素的教導訓練,如果將帥威嚴盡失,士卒驕橫不馴,必然難逃失敗的命運。

第十一篇「九地」

,主要是說明:九種戰略地形;「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以及交戰於國境之內的「主軍」和交戰於國境之外的「客軍」之用兵原則。「九地」篇是孫武兵法十三篇中,最長的一篇,約一千餘字,佔全文的六之一強,也可以說是對戰場地形利用,做一總結。除了對作戰目標的選擇,及決戰地區地理形勢的運用之外,加以分析,孫武還就機動原則、奇襲原則、士兵戰場心理等,也同樣做了詳盡的分析。

第十二篇「火攻」

,主要是說明:以火佐攻的方法,古代作戰器械以及日常生活中,以木、竹、藤、革等材料為主,易於引火燃燒,因此如能利用火攻,可以一擧毀滅敵人。自古以來,火攻就是一項有力的武器,即使在近代戰爭,也強調「火力」運用,雖然這個「火力」並非古代燃燒之火,但是在觀念上似乎還保留著「火」的聲勢和威力。孫武在這一篇裡,對用火攻敵有詳細說明和分類。同時在本篇的最後,再一次地重申警告,發動戰爭的利與害,強調慎戰的重要性!

 第十三篇「用間」

。主要在說明:如何充分運用情報蒐集,達到「知敵」、「察敵」的目的。用兵作戰,貴在「知彼知己」,不知己,固然無法達到度德量力,不知彼,更是如盲人摸象,擧全國之兵興戰,爭勝負於疆場,這是國家、人民安危之所繫,所以,凡是敵人的一擧一動,都要詳加偵察,預作防範。為了捨不得花費金銀、官位獲取情報,白白犠牲士卒,冒險吃敗仗,這一點是非常不智不仁的作為。孫武擧出「五間」之法,以提示情報蒐集之途徑,而且特別強調:「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孫武是把情報工作納入軍事學中的第一人,也是將情報工作提升至戰略層次的第一人!

2006 年 08 月 09 日

Hello world!

Welcome to WordPress.com. This is your first post. Edit or delete it and start blogging!

2006 年 04 月 16 日

「用閒」第十三 譯文

用間第十三 

 

●古文部分:

 

孫子曰: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
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而愛爵祿百金,
不知敵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將也,非主之佐也,非勝之主也。
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於眾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故用間有五:有鄉間,有內間,有反間,有死間,有生間。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是謂神紀,人君之寶也。
鄉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內間者,因其官人而用之。
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死間者,為誑事於外,                                                                                                 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生間者,反報也。

三軍之事,莫親於間,賞莫厚於間,事莫密於間。
非聖智不能用間,非仁義不能使間,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
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
間事未發而先聞者,間與所告者皆死。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
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

必索敵人之間來間我者,因而利之,導而舍之,故反間可得而用也。
因是而知之,故鄉間、內間可得而使也。
因是而知之,故死間為誑事,可使告敵。
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
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
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
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譯文部分:

 

孫子說:大凡出兵十萬,征戰千里,百姓的耗費,公家的開支,每天都要花去千金之巨。

全國上下騷動不安,人們因來往奔波而疲憊不堪,不能從事正常耕作的多達七十萬戶。守備數年,而與敵爭奪一時的勝利。在此情況下,若仍因愛惜爵祿和金錢,不肯重用間諜,以致不瞭解敵情而導致失敗,那就是最不仁愛的了。

他不配充當三軍的統帥,不配擔任國君的輔佐,也不是勝利的主宰。明智的國君和賢能的將帥,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戰勝敵人,成功超出眾人,就在於事先就能察知敵情。

而預知敵情,則不可從鬼神祈禱求籤問卜那裏去獲取;

也不可只看敵人表面的現象用相似的事情做類比而去推知;

也不可用以往的經驗來驗證當前的情況或用星辰運行的度數去求得;

 

而必須從人那裏———瞭解敵情的間諜那裏去獲得。

  使用間諜于軍事鬥爭,根據其作用的不同,可有如下五種,即:

鄉間、內間、反間、死間和生間。

五種間諜若都能使用起來,那就可以使敵人對我摸不著頭腦而無所措其手足,這就是神妙莫測,也是國君克敵制勝的法寶。所謂鄉間,是利用敵國鄉人做間諜;

內間,是利用敵國的官吏做間諜;

反間,是利用敵間做間諜;

死間,是製造假情報在外面張揚,並故意讓潛伏在敵人內部的我方間諜知道,而傳給敵間的人;

生間,是潛入敵國偵察後能返回報告敵情的人。

  所以,同軍隊的關係,沒有比間諜更親密的;

軍中的獎賞,沒有比間諜更優厚的;

軍中的事情,也沒有比間諜更機密的。

不具備超凡才智的人不能使用間諜;

不以仁愛為懷和不講正義原則的人也不能使用間諜;

缺乏精微深密謀慮的人,就不能正確 判斷所獲敵情的真偽。

微妙啊!微妙啊!無事無處不可使用間諜啊。

  間諜所要完成的事還沒兌現,就洩露了出去,間諜本人及其所告訴的人都得處死。

凡是我要攻擊的敵軍,要拔取的城邑,要殺害的敵人,必須事先就察知其警衛將吏、左右親信、接待傳達、門衛司鑰、近侍門客等等有關人員的姓名,令我方間諜必須偵察清楚。

對於敵人派來刺探我方情報的間諜人員,也必須把他們搜查出來,並用重金收買他們,優禮款侍他們,引誘開導他們,然後再放他們回去。這樣,反間就可以為我所用了。

反間既可為我所用,那麼,鄉間和內間就可為我所用;

反間既可為我所用,那麼,死間就能將假情報傳給敵人;

反間既可為我所用,那麼,生間 也可按規定時間回報敵情。

上述"五間"之事,國君必須親自過問並瞭解掌握五間的使用情況,而瞭解掌握"五間"的關鍵就在於反間。所以,對反間是不能不給予優厚待遇的。

  從前,殷商的興起,是由於伊摯在夏助湯為間;

西周的興起,是由於呂牙在殷助文王為間。

所以,明智的國君和賢能的將帥,凡能任用具有高尚智慧的人充當間諜的,就一定能成大功。

這是用兵作戰的重要一環,三軍之眾就是依靠他們提供的情報來決定軍事行動的。

 

 

 

2006 年 04 月 16 日

「火攻」第十二 譯文

火攻第十二 

 

 ●古文部分:

 

 孫子曰:凡火攻有五:
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
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
日者,月在箕、壁、翼、軫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
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火發而其兵靜者,待而勿攻;
極其火力,可從而從之,不可從而止。
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
火發上風,無攻下風。晝風久,夜風止。凡軍必知有五火之變,以數守之。
故以火佐者明,以水佐攻者強,水可以絕,不可以奪。

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費留。故曰明主慮之,良將修之。
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
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譯文部分:

 

 

孫子說:大凡火攻,其形式不外如下五種,即:

一是燒其營舍,焚其人馬;

二是燒其委積,使其糧秣不繼;

三是燒其輜重,使其器用不供;

四是燒其庫室,使其財貨不充;

五是燒其險阻通道,使其轉運不靈。

  實施火攻,必須有引火之物,這些引火之物平時就要有所準備。發火要有一定時間,起火要有一定日期。

所謂一定時間,是指氣候乾燥;所謂一定日期,是指月球行經箕、壁、翼、軫這四個星座的時候。當月球行經這四個星座的時候,就是風起的日子了。

大凡實施火攻,就必須根據上述五種不同火攻方式的靈活運用而派兵配合接應。

若在敵人內部放火,就須及早派兵從外邊策應;若火已燒起,而敵人仍然保持安靜的,要觀望等待一下,不要貿然進攻;

等火勢已盡,再視情況,可以進攻就進攻,不可以進攻就停止。

不過,

也可以從外面放火,而不必等待內應,只要時間合適就行。

放火要在上風,不可從下風迎擊敵人。白天風刮久了,到夜間就會停下來。

大凡指揮軍隊作戰,都必須懂得上述五種火攻形式的靈活運用,一旦發火的時日到來,就施行火攻。

  所以,用火來輔助進攻,成效就顯著;用水來輔助進攻,攻勢就更能加強。但水卻只能阻斷敵人,而不能摧毀敵人。

  搞軍事鬥爭,而不審慎考量和正確對待它可能對社會政治經濟各方面所產生的後果,那是很不妙的,而這也就是古語所說財耗師老的所謂"費留"。

所以,明智的國君要慎重考慮這件事,賢良的將帥要認真對待這件事。

事非有利,就不要行動;

非有所得,就不要用兵;

非危迫至極,就不要開戰。

國君不可以一時的怨忿而發動戰爭,將帥也不可以一時的惱怒而貿然出戰。

符合國家利益就行動,不合就停止。

怨忿還可以變成喜悅,惱怒也可以重新變成高興,但一旦國家亡了,就不能復存,人死了就不能再生。

所以,明智的國君要慎重,賢良的將帥要警惕,這是安定國家和保全軍隊的重要原則。

2006 年 04 月 16 日

九地第十一 譯文

九地第十

●古文部分:

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
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圯地,有圍地,有死地。
諸侯自戰其地者,為散地。
入人之地而不深者,為輕地。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
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
諸侯之地三屬,先至得天下之眾者,為衢地。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
行山林、險阻、沮澤、凡難行之道者,為圯地。
所由入者隘,所從歸者迂,彼寡可以擊吾之眾者,為圍地。
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
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
圯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所謂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
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
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敢問: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併氣積力,
運兵計謀,為不可測,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
兵士甚陷則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巳則鬥。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
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
令發之日,士兵坐者涕霑襟,偃臥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者,諸劌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
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濟而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
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
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
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之地,而發其機,
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
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謂將軍之事也。
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
四達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
入淺者,輕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將一其志;輕地吾將使之屬;
爭地吾將趨其後;交地吾將謹其守;
衢地吾將固其結;重地吾將繼其食;
圯地吾將進其塗;圍地吾將塞其闕;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圍則禦,不得已則鬥,過則從。

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
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
不用鄉導,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

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於敵,則其交不得合。
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
信己之私,威加於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墮。

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
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
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
恲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厲於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
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

●譯文部分:

孫子說:

按照用兵的一般法則,戰地形勢可分為如下九種,即:"散地"、 “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

在本國境內與敵作戰的,叫散地。

進入敵境不遠之處作戰的,叫輕地。

我軍佔領對我有利,敵軍佔領也對敵有利的,叫爭地。

我軍可以去,而敵軍也可以來的,叫交地。

有多國交界,先到就能取得多數諸侯同情支持的,叫衢地。

深入敵 境,背後城邑已經很多的,叫重地。

山高水險、林木茂密、水網縱橫,凡難以通行的,叫圮地。

進軍之路狹隘,回歸之路迂遠,敵人可以少擊眾的,叫圍地。疾速進戰就可以存活,不疾速進戰就可能敗亡的,叫死地。

因此,在散地,不宜與敵作戰;進輕地,不宜停留;

處爭地,不要唐突出擊;遇交地,慎無貿然斷敵通道;

逢衢地,則注意結交諸侯;深入重地,則需掠以繼食;

碰上圮地,要迅速通過;陷入圍地,要運謀設計以脫困境;

若置之死地,那就要奮勇作戰以死裏求生了。

古時所謂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能使敵人首尾不相策應配合,主力部隊和非主力部隊不相協同依持,官兵不能相互救援,上下不能收聚合攏,士卒散離不能集中,即使湊合一起,也雜亂不整。總之,有利就打,不利則不打。

請問:若敵人眾多且部伍嚴整而前來攻我,用什麼辦法對付它呢?回答是:先打它最重視的有利條件,那它就會乖乖地聽從我的擺佈了。

用兵打仗的原則,主要是靠動作神速,乘敵猝不及防,從意想不到的道路,去攻擊它虛懈無備之處。

大凡進入敵國作戰的一般原則是:越是深入敵境,士卒心志就越是專固,敵人就越是不能戰勝我軍;

同時,要在敵人富饒的鄉村進行抄掠以保證我軍人馬給養的補充接濟;要切實注意部隊的保養而不要勞頓,增強士氣,養精蓄銳,部署兵力,巧設計謀,使敵莫測我軍虛實及意圖。

將部眾投向無路可走的絕境,他們就會產生一種縱使戰死也不敗退的心理;既有這樣必死的決心,怎麼能得不到將士們的奮力作戰呢?

士卒深陷危亡之境,就不恐懼;走投無路,就心專志固,不會動搖;深入重地,就心堅志齊拘而不散,迫不得 已,就會拼命死戰。

所以,這樣的軍隊不經調治就會自行戒備;不用要求就會積極完成任務;不待約束就能親和團結;不待號令就能服從;禁止妖祥迷信,消除惑人之言,他們就至死也不會敗退。

我軍將士沒有多餘的錢財,並不是不愛財物;他們拼命死鬥,並不是不想長壽百年。當作戰命令發佈之日,士卒們坐著的淚灑衣襟,仰臥的淚流滿面。把他們投到無路可走的絕境,就會像專諸和曹劌那樣勇敢殺敵了。

善於指揮作戰的人,能使部隊像率然一樣。率然是恒山的一種蛇,這種蛇,打它的頭部,尾部就來救應;

打它的尾部,頭部就來救應;

打它的腹部,頭部和尾部都來救應。

請問:可以使軍隊像率然那樣嗎?回答是:可以。

吳國人和越國人雖彼此相互仇視,但當他們同舟共濟時,相互救援就像人的左右手一樣。

因此,用並聯戰馬和掩埋車輪來表示陣法的嚴整和穩固是靠不住的;能使三軍之眾無不齊力同勇,才是軍隊思想政治工作所應堅持的原則要求。

能使高下、險易等不同地形地勢,都得其所用,這是掌握地理條件的原則要求。

所以,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能使三軍部眾 攜手團結得像一人一樣,這是由於客觀環境條件迫使他們不得不這樣做的緣故。

作為統帥,他要做的事,最重要的是沈著冷靜和深謀遠慮地考慮決定必勝之策,同時也要公正而嚴整地搞好軍隊的管理教育。

要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不使他們知道軍政大事;臨時變更業已佈置停當的事情,中途改易原來的計畫,讓人摸不著頭腦;

經常改換防地,故意繞道行軍,使人莫明其妙。對部眾下達戰鬥任務,就如同登高而抽去梯子那樣讓他們後退無路。

將帥統率部隊深入敵國而發出戰鬥命令,就像驅趕羊群,驅過來,趕過去,他們都只知聽從指揮,而不知究竟要到哪里去。聚攏三軍部眾,將它們投於險境,這就是統帥的要務。

對各種不同地理環境條件的處置, 對攻防、進退等不同策略原則的正確運用,以及對部眾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心理變化規律的瞭解掌握,這些都是將帥所不可不審慎考察研究的。

大凡進入敵國境內作戰的一般規律是:進入敵境越深,部眾就心專志固;進入敵境越淺,軍心就易散離。

;">離開本國進入敵境作戰的,那是絕地。四通八地的,是衢地。深入敵境的,是重地。進入敵境而不深的,是輕地。後背險固而前阻隘路的,是圍地。走投無路的,是死地。

所以,在散地,要使部眾心志專一;

入輕地,要使部隊急速行進;

處爭地,要使遲後者快速跟上;

遇交地,要懂慎防守;

逢衢地,要加強鞏固與鄰國諸侯的結交;

深入重地,要掠敵繼食;

碰上圮地,要趕快通過;

陷於圍地,要堵塞缺口,示無所 往;

置之死地,那就要顯示出必死的決心,以拼命求活了。

部隊心理的變化規律就是這樣:一被圍困,就想抵抗;迫不得已,就會狠命死鬥;深陷危境,就會言聽計從。

不瞭解列國諸侯的戰略意向,就不能與它結交;

不熟悉山林、險阻、沼澤等地理情況,就不能行軍;

不用嚮導,就不能得地利。

以上幾個方面的事,如果有一項不知道,就不能算是"王霸之兵"。

所謂"王霸之兵",討伐大國,能使其懼我而聚攏不起兵眾;

把兵威加到敵人頭上,能使其得不到盟國諸侯的配合策應。

所以,即使不爭著去與天下諸侯結交,也不在天下諸侯間蓄養自己的權勢,為了伸展自己的抱負,只要把兵威加到敵人頭上,就可拔取它的城邑,毀滅它的國家。

施行超出慣例的獎賞,頒佈打破常規的命令。指揮全軍部眾就像指使一個人一樣。

只讓他們去做具體的事情,而不向他們說明謀略意圖;

只讓他們去承擔風險,而不告訴他們可以解脫的辦法。

把他們投入亡地,他們就會拼命求活;

讓他們陷入死 地,他們就會死裏求生。

軍隊陷於危亡的境地,就能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從而奪取戰爭主動權,化害為利,轉敗為勝。

所以,用兵打仗這種事,關鍵就在於能審慎考量敵人的意向,集中兵力於主攻方向,縱千里奔襲,也要擒殺敵將。這就是所謂能用妙策成大事啊。

因此,作戰行動開始之時,就需封鎖關口,銷毀通行符證,不許敵使往來,同時在廟堂誓師,以勵三軍。

敵人一旦有隙可乘,必須採取迅速行動,乘機而入,並搶先奪取其所仗恃的有利條件,而不必同它約期會戰。

破除成規,因敵變化,靈活決定自己的作戰行動。

開始時,要像處女一樣沉靜以等待時機;

敵人一旦弱點暴露,就須像脫兔那樣採取迅速行動,使它來不及抵抗。